2016-05-10

[百岳] 2016 雪北行


8年前的擦邊球如麗颱風,讓我們賺到一場晴空萬里的夏季聖稜,但這次帶著氣象局預測的雷雨50%機率上山,不知老天最後出的底牌是黑桃2還是梅花3?


小山開著他新買的四驅休旅載著我和大仁前進,才剛出雪隧就遇上傾盆大雨,還有陣陣強風與閃電相隨,然而大家的信念堪稱堅定,至少開到登山口再說。一路上小山的休旅車如脫韁野馬般失速暴衝,雖然四輪傳動開車很穩我知道,但人只靠屁股和安全帶還是比不上車子的抓地力,在後座甩呀甩的不禁佩服自己到了武稜農場還安然無恙沒有吐,而且沒有撞貼在某個山壁上也實在萬幸。

我們在七卡住一晚,隔天慢慢走到三六九山莊,沿途可見白裡透紅的森氏杜鵑盛開,腳邊也長了許多深紫色的阿里山龍膽,第一波高山賞花季才正要開始。三六九山莊一往如常般熱鬧,旅人們坐擁一面朝北的景色,看著桃山和品田在雲霧和夕陽裡隱沒,思源啞口後方還有一大片蒸騰的積雨雲作勢要殺過來,幸好天色已晚,這裡已沒有足夠的熱氣讓它們進逼。



夜半時分,總有為了看日初而早起的鳥兒,而這些鳥兒不但有蟲吃,而且還很會鳴叫,吵得人一刻不得安眠。從睡袋裡爬出到山莊門口透透氣,看到原本那片雨雲裡不停發出紅色閃電,像燈塔般照亮整座山區,卻安靜不發一絲聲響,令人懷疑裡面是否躲著外星人。等到天色漸亮,雨雲像被陽光照射的吸血鬼般逐漸消散,感謝老天又給了我們一個好天氣。

8年前的雪北是從七卡重裝直上雪北住一晚,如今改用輕裝往返頓時輕鬆不少。被陽光照進的黑森林少了點陰鬱,多了些溫暖的明亮感。出了黑森林後便是通往聖稜的最後一哩路 - 凱蘭特昆山的碎石陡坡,我們花了20分鐘站上稜線,後方的雪山2號圈谷底部還積著完整的雪,前方的綠色巨龍則是好久不見的聖稜線以及雪北。聖稜的玉山小蘖還停留在冬天的枯萎,新綠的嫩刺還在蓄勢待發,所以走起來比當年的毀容稜線好多了,但那些七上八下的假山頭仍一個都逃不掉,巨龍啊巨龍,還是得乖乖擦亮眼走完它們才能抵達雪北。




登頂雪北之際依舊和當年一樣晴朗,一樣除了我們沒有別隊上來,只是山頂的石塔現已散成一地石塊,當年一起登頂的同學們也幾乎斷了聯絡,人生離合聚散總有時,至少能記住當下的美好就夠了。我把冰島帶回的小瓶烈酒Brennivín帶到雪北當成登頂爽糧,這瓶用馬鈴薯釀的酒無色透明,口感像是威士忌,但尾韻帶著一些甜味,還不錯喝,只可惜小山在雪北山屋前撞樹暈眩中,大仁怕高山症與烈酒不對盤,所以只我一人獨享。午後,風起雲湧,不如歸去。

次日,陪著大仁撿了雪主,完成他此行撿三顆百岳的心願。雪山圈谷的殘雪有多處未化,往北稜角的深溝更是積滿了雪無法通行,沒想到時至五月還可以在台灣看到雪,但路上遇到的志工說五月圈谷有雪還蠻常見的,所以是我們無知見怪了。也罷,我們在大山的腳下成長,卻從無感受過它四季的變化。懲罰是以後常常來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